爱国卫生运动:从讲卫生到大健康
“终于吃上地道火锅了!”两个多月来,家住北京市右安门附近的高亮第一次和家人外出到万达广场“下馆子”。
刚在餐桌前坐定,高亮就掏出随身携带的免洗消毒洗手液,给家人轮流喷了一遍手。高亮看到,不仅服务员上菜时都戴着口罩和一次性手套,每桌还配有公筷和公勺,收拾前桌客人走后的桌椅时,服务员还进行了消毒。这些消毒措施让他们一家吃着很安心。
今年4月是第32个爱国卫生月,4月7日是第71个世界卫生日。
“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袖遮掩口鼻”“推广分餐公筷,拒食野生动物”……全国爱卫办、中央文明办等9部门日前在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时,发出以上倡议。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对人们的卫生健康意识产生深远影响。
疫情催生新的卫生习惯
围桌合餐是中国人的主要用餐方式,但合餐很容易带来疾病传播的风险。对此,中国饭店协会会长韩明告诉记者,协会倡议餐饮企业对围桌合餐顾客主动提供公勺公筷或双筷,引导客人正确使用,阻断餐桌上的疾病传染途径。有条件的情况下,提供分餐制服务,提升健康服务理念,培养客人健康文明用餐意识,倡导餐桌文化新风尚。
“实行分餐制,不仅能减少多种疾病交叉感染的机会,也可以按需提供餐食,减少食物浪费。”韩明说。
钱英在北京市西城区一栋写字楼里做保洁员。现在,她每天上、下午各两次,在自己负责的楼层电梯间消毒,及时更换用双面胶粘在电梯间的纸巾盒。
在同一栋楼里办公的小张,上下班乘地铁往返。他感觉现在地铁间隔时间明显缩短,车内空间大多比较疏朗,“我随时戴着口罩,进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去洗手,工作餐都是各吃各的,不像以前大家坐在一起。疫情之下,我们的很多生活习惯都变了。”
根据近期疫情防控形势和稳妥有序推进复工复产要求,各地动员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环境卫生整治。对楼宇、商场、车站等公共场所,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以及楼道、电梯等公共区域进行清洁、通风。特别针对复工复产的企事业单位,做到办公环境干净整洁。
疫情暴发后,1月30日,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就联合印发紧急通知,各城乡社区组织大力开展冬春季爱国卫生运动,严格对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进行清洁、消毒和通风,加强对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日常消毒,疫情解除前暂停社区图书室、文体活动室、老年活动室(日间照料中心)等人员聚集型场所服务活动。
疫情期间一些行业处于停摆状态,但是公共卫生从业人员的工作却越发繁忙。据统计,北京市部署开展冬春季爱国卫生运动以来,防疫工作覆盖全市近7000个社区和村。北京市各级爱卫会出动人员约30万人次,清除环境卫生死角15万余处,清运垃圾5万余吨,投放鼠药2.7万公斤,对6万余处越冬蚊孳生场所进行清理和消杀。
爱卫运动促卫生理念根植人心
疫情考验的不仅是应急救助能力和医疗水平是否过硬,还考验公众卫生习惯与公共卫生水平能否过关。在这样的形势下,人们对大力开展的爱国卫生运动有了新的感悟。
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3月2日,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他再次强调要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始于1952年的爱国卫生运动,是中国在公共卫生事业方面的一项创举。
新中国诞生之初,天花、血吸虫病等传染病、地方病在多地流行。抗美援朝时期,为抵御美军对中国东北等地实施细菌战的风险,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号召民众动员起来,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
“把爱国卫生运动重新发动起来”,这是毛泽东1960年3月为中央起草党内指示时发出的号召,针对的是一些省市区党委因为忙于生产而放松卫生运动的问题。他强调,各级党委要切实重视这项工作,“迅即做出自己的指示,重新恢复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组织和工作,发动群众,配合生产运动,大搞卫生工作”。
爱国卫生运动反映了中国卫生工作的鲜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