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穿越到侏罗纪,化身探险家”;到河南博物院目睹首次集体亮相的“八大国宝”;到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亲自“操作”洛阳铲,体验考古发掘……“暑期档”的火热才散去不久,博物馆研学的“十一档”又已经“档位满满”,迎接学生们开启“寻宝”之旅。
2016年年底,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作为历史文化资源的集纳地,各类博物馆也凭借其独到的资源成为研学旅行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博物馆研学让不少学生在假期和周末不仅增添了出去走走的乐趣,同时也收获了知识、拓宽了视野。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学校、各类市场主体的“涌入”,博物馆研学市场也越来越鱼龙混杂,不少研学活动面临诸如体验“走马观花”、文化深度欠缺、管理规范不到位等问题。如何才能让博物馆研学“研”出深度,让学生“学”有所得?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1、机构带队“挤爆”博物馆,走马观花式研学少深度
“大家请跟好队,往这边走。”早上才刚开馆不久,某省级博物馆的团体预约通道已经被研学同学的队伍排满,学生们戴着统一的黄帽排队进馆。据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这种现象在假期和周末很是常见,而机构带队则是最常见的组织方式。记者登录某研学服务机构官网,随手点开一条“西安博物研学探索营”的研学线路,研学目的地就包含陕西西安的多家博物馆。
然而,“研学热”给博物馆带来了人气,也带来了隐忧。8月初,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曾发布一则公告,提示近期馆内出现大量企业、个人及组织以馆内展览、导览等资源举办有偿讲解、研学活动的情况,并在各平台上进行有偿销售,其中“许多活动团体在馆期间并未遵守博物馆参观规范和公共场所文明规范,极大影响了展厅秩序和文物安全。”
对于近两年来研学机构的队伍“扎堆”博物馆的现状,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以下简称“清华艺博”)公教部副主任张明感触很深。她告诉记者,每年暑假来清华艺博参观的中小学生数量庞大,特别是最近一两年,各类艺术机构组织、承办的各类研学活动数量非常之多,前来的学生络绎不绝,以今年暑期为例,平均每天的预约团队就达到40多个。“我们之前也在尝试做一些工作,比如配套相应的讲解,增加一些展线、路线指引等等,但是后来随着研学学生数量的急剧上升,博物馆公共教育人员的力量毕竟有限,确实也产生了一些矛盾。”
张明表示,这种无序“扎堆”不仅对博物馆的参观秩序有影响,研学的效果也打了折扣。“其实我看到很多的孩子在博物馆里面的时间非常仓促,匆忙地进来,快速地‘走马观花’转一圈,甚至可能都不知道博物馆的主题、自己参观的重点是什么,然后就出馆,也觉得很可惜。毕竟我认为我们还是比较用心地为大家呈现一些优质的艺术教育资源,如果都这样进行,无论对于教育资源还是学生的时间来说都是一种浪费。”张明表示。
据张明透露,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清华艺博曾针对研学机构的管理人员、带队老师,以及研学项目策划组织者等进行了相应的培训,内容包含博物馆重点展览、重点展品、参观博物馆的文明礼仪、举止规范等方面。“但客观来讲,几轮培训下来,我觉得效果并不算太理想。我意识到我们的出发点和这些机构有所不同,对于机构来说,客观存在的情况是他们的带队老师是流动的,且流动性非常高,此外他们比较追求时间效率,参观博物馆环节会非常仓促。”
2、有收获的研学应重在体验和培养习惯
那么,除了“走马观花”,获得一些感性的认识,研学究竟应该让学生们收获什么?记者注意到,在今年5月,陕西省文物局出台了《关于规范陕西省博物馆研学旅行的指导意见》,其中把“博物馆研学”界定为“以中小学生为主体对象、以集体旅行生活为载体、以提升学生素质为教学目的,依托博物馆文物资源进行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教育旅游活动。”从一个侧面看出,“体验”和“学习”在研学环节都很关键。
“我认为研学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拓展、补充和深化,以历史类博物馆为例,平时学生们在课本上接触的历史知识未免片断化、碎片化,而博物馆的展览则能给人一种全方位、宏大的历史画卷的展现,将平时日常生活中看不到、听不到的过往呈现出来,对孩子们认识我们的文化很重要。”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原研究员高峡表示。